2022年上半年,國內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市場呈現較強的增長態(tài)勢,消費電子市場需求相對低迷。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統計,2022年上半年國內負極材料出貨量約為50萬噸,同比增長56%,預計2022年國內負極材料全年銷量有望突破115萬噸。
整體來看,上半年雖受國內疫情影響,以及負極材料原材料石油焦、針狀焦價格的上漲,給國內負極材料企業(yè)的生產經營帶來了一定壓力,但隨著企業(yè)產能的快速擴張和產業(yè)鏈一體化配套能力的提升,在國內新能源車市場需求的帶動下,產能利用率逐漸提升,負極材料頭部廠商排產處于滿負荷狀態(tài),產品基本滿產滿銷,如貝特瑞、杉杉股份、璞泰來等頭部企業(yè)上半年出貨量均在5萬噸以上。
價格方面,由于負極材料需求旺盛,行業(yè)供給的短板仍在石墨化環(huán)節(jié),導致市場供應偏緊,“石墨化”加工市場價格持續(xù)上升,目前已漲至2-3萬元/噸,較年初價格上漲約20%。因此石墨化產能配套水平成為負極材料企業(yè)提高交付能力和釋放產能的關鍵。
Source:百川盈孚,TrendForce集邦咨詢
展望下半年,由于“石墨化”產能的緊缺,下半年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擴產潮仍將持續(xù),石墨化產能將加速放量。受益于下游需求的持續(xù)火熱,預計負極材料焦類原材料仍有上行趨勢。同時,負極材料新產品方面,硅基負極材料將在高端動力領域將加速應用,預計22年市場需求將突破3萬噸,并有望在2023年開啟規(guī)劃化放量新階段。